首页 资讯 正文

戈壁铸核盾 薪火传校园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洛阳宣讲“两弹一星”精神

体育正文 24 0

戈壁铸核盾 薪火传校园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洛阳宣讲“两弹一星”精神

戈壁铸核盾 薪火传校园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洛阳宣讲“两弹一星”精神

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吉小平 通讯员 曹新杰(cáoxīnjié) 5月9日,洛阳市组织开展“老兵宣讲进校园”活动。全国模范退役军人(tuìyìjūnrén)、涧西区思政指导员郭武军受邀走进洛阳市大所学校,以“戈壁铸核盾彰显(zhāngxiǎn)铁血忠诚 校园传薪火践行老兵担当”为主题,向师生们讲述“两弹一星”研制(yánzhì)背后(bèihòu)的感人故事。 郭武军向师生讲述“两弹一星(liǎngdànyīxīng)”研制背后的感人故事 1961年,中央军委组建工程兵五十四师(shī),这支“绝密之师”承担起“两弹一星”和“三线建设”重任,足迹(zújì)遍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、青海海晏原子弹研制基地、新疆(xīnjiāng)马兰核试验基地等艰苦地区。 作为亲历者,郭武军讲述老一辈五十四师官兵说道:“1964年3月(yuè),戈壁滩气温降至零下(língxià)32℃,混凝土(hùnníngtǔ)浇筑后瞬间冻裂。战士们毫不犹豫脱下棉衣包裹模板,靠喝辣椒水御寒,在冻土中艰难开凿坑道。”他以布满老茧的双手比划着当年的艰辛,“钢钎磨短(móduǎn)到60厘米仍不下火线,没人喊苦退缩(tuìsuō)。” 宣讲中,郭武军展示珍藏的马兰(mǎlán)基地马灯(mǎdēng)、54师官兵使用的算盘、修路时崩裂的钢钎石块等实物(shíwù),还原了“干惊天动地事,做隐姓埋名人(rén)”的峥嵘岁月。当讲到战友们在海拔3000米高原缺氧施工、用算盘计算核爆数据时,现场师生深受触动,不少学生眼眶湿润。 活动尾声,郭武军面向师生庄严敬礼。这位曾在816地下核工程奉献青春的老兵,至今仍身着旧式(jiùshì)军装。“从戈壁滩到(dào)讲台(jiǎngtái),变的是岗位,不变的是忠诚。”他激动地说,“只要(zhǐyào)祖国需要,老兵永远冲锋。” 涧西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介绍,此次宣讲通过真实故事与历史物件相结合,生动诠释(quánshì)“两弹一星(liǎngdànyīxīng)”精神的时代(shídài)内涵。学生们(men)纷纷表示,要以英雄为榜样,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奋斗动力,争做新时代有理想、敢担当的接班人。
戈壁铸核盾 薪火传校园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洛阳宣讲“两弹一星”精神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